首页 > 让人难以相信的冷知识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贵州有哪些省级报刊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贵州有哪些省级报刊

贵州师范学院的所获荣誉

连续五年获*贵州省委、贵州省*、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年、省教育厅、省环保厅等全省勤政廉政先进集体、省*建工作优秀基层*组织、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省第一所“绿色大学”和第一所高校“环境教育基地”、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主办的《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贵州省基础教育学会论文有刊号吗

贵州省基础教育学会论文有刊号吗?贵州省发表教育教学类论文的刊物有哪些呢?教师评职称资格有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教师评审的职称等级不同,要求发表的刊物也不同,所以要弄清楚自己评职称需要投稿什么样的刊物,这里为大家推荐的两本教育类期刊分别是《贵州社会科学》、《贵州师范学院学报》两本期刊,以下是两本刊物的简单介绍。

《贵州社会科学》创刊于1980年,现为单月刊,A4开本,168页,每月的1日出版,是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哲学、经济学、文学、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期刊栏目设置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等。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月刊)(原《贵州教育学院学报》)是由贵州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理论性刊物。主要开辟“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学研究”、“史学研究”、“文学研究”、“管理学研究”及“教育学研究”等栏目。

贵州的省级刊物有哪些如题 谢谢了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毕节学院学报初中生辅导大众科学当代贵州*的生活(贵州)*建交流地球与环境电影评介耕作与栽培贵阳年鉴贵阳**校学报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贵阳医学院学报贵阳中医学院学报贵州财经学院学报贵州财政会计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风廉政贵州档案贵州地质贵州电力技术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化工贵州画报贵州环保科技贵州教育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贵州科学贵州林业科技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研究贵州年鉴贵州农业科学贵州气象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贵州社会科学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水力发电贵州文史丛刊贵州畜牧兽医贵州医*护士进修杂志花溪机械与电子矿物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南风酿酒科技农村经济与技术农技服务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黔南民族医专学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青年时代人事世界山地农业生物学报山花商品评介少年人生少年与法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文史天地现代机械校园歌声音乐时空*贵州省委*校学报*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种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遵义医学院学报

贵州有哪些省级报刊

贵州省级报刊有: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州民族报,法制生活报等。

省级的报纸和报刊一般指的是省级别的单位以及相关省级别的行业或者相关的省级部门主管发行的报纸

贵州省级报刊登报公示可以在手机上办理了,办理流程以‘登天下’为例,流程如下:

登天下是一个线上办理报纸公告声明公示的登报平台,可以直接在线上办理登报业务。

登报声明的费用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登报声明的字数有一定关系,刊登的遗失声明字数越多费用越高。

二、和选择刊登的报纸有关系,每个地区都有比较便宜的登报报刊

报纸在我们的平时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媒体,有着广泛的传播和覆盖区域大,读者稳定的特性,报纸公告声明登报是指通过传统的报纸作为载体,在报纸的上刊登需要向公众进行公示或者告知的一直方法。

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统筹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篇一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摘要: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染严重、资源滥开乱采等系列人类不合理生存行为方式,当今世界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得不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而生物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必备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环境的变化发展。而对生物教学来讲,教师言传身教传播环境教育必然对学生建立环境保护意识起着一定的关键作用。本文就此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物生物教学环境教育环保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会议签订了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新协议。而联合国会议的前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那次峰会的目的同样是协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需要采取的相关行动计划。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领先学科之一,当今世界在人类物质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出现了一系列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生态环境*染日趋严重、矿产资源开采不合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都与生物科学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势在必行,这也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最广泛的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相应的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生物课堂教学必不可少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生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课堂教学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与手段。在中学的各类学科中,生物课程无疑是一门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所以,生物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渠道,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仔细钻研并充分挖掘创新教学内容,在平时的备课与教学经验中找出与环境教育内容相结合的知识点,结合一系列的生物基础知识与相关的基本技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相对应的可能涉及到的环境内容渗透进去,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环境教育内容讲解。比如,在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可以对对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变化与植物对气候调节、净化空气、消声降噪、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城市空气*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将“退耕还林”与“退耕还牧”引导进学生的意识之中。在环境知识的参透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把握住知识结合点,适时将内容进行延伸拓宽,而并不是一味按图索骥的牵强附会;二是要按教学内容与课程要求把握好环境教育渗透进生物课程的“份量”,也就是要把握好环境教育内容在生物教学内容中的比重与渗透程度,避免因过分强调环境教育而出现教学内容或教学重点本末倒置的现象;三是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时要注意方法的灵活运用,提倡进行启发式教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自觉意识,而不是教师强制性灌输,学生被动式接受。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环保等兴趣小组活动

生物老师在课后可让学生参加学校生物园的建设,并组织成立环保兴趣小姐等实践组织或小团体,一方面,让学生培植各类植物与饲养小动物,经常进行一些生物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索兴趣,巩固并开拓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进行适时的引导,将活动的某些内容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引导讲解。比如,当学生在观察池塘中鱼的生活方式以及研究鱼的生理构造时,可以适当穿插某些生活环保问题,如往池塘里随意倒垃圾会对鱼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会对鱼的生理特征产生何种危害等。这样一来以生活实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生的兴趣,二来开拓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三来也刺激了学生环保意识的觉醒。这种以实例方式来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以其强烈真实的现实冲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危机感与责任感,为他们以后形成良好的环境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环保实践活动

实践*学也是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可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市区动物园、植物园,或带学生到乡村田野去感受大自然。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课堂背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聆听、触摸、嗅闻、感受大自然,积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对大自然进行探索,逐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提高他们自觉改善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另外,教师也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到当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及环境*染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探访。通过不同地方的不同环境景象对比,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人与大自然中气候、空气、水土等是密切相关的,破坏环境就等于自毁美好家园,从而提高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利用环保节日或各环保法规,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的环保节日并不匮乏,比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土地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相关节日。我国已经颁布的相关环保法规则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染防治法》、《水利法》等。学校可组织学生定期学习这些节日与相关的法规,不定期举行相关主题的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演讲或征文比赛;还可利用主题黑板报与宣传栏进行全校宣传展览等方式普及与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三、结语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公德意识,公民环保意识的自觉培养提高是遏制当今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形势的需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将环境保护与相关生态知识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环保活动,培养学生自觉环保的意识。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广泛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观念。让学生树立环保信念,自觉养成环保习惯,让“关爱地球,珍爱生命”成为全社会共同执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朝霞,刘学山,黄树军.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02,(1).

[2]贺莉萍.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6,(10).

[3]王淑芳.浅谈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0,(12).

[4]颜开华.浅谈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N].宁德师专学报,2002,(3).

[5]何玮.浅谈环境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N].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1).

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篇二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了问题。同时,文章还指出了农村中学环境教育应该走的方向,即建立自己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

关键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046-01

从2007年9月份,笔者就开始对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即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教师进行访谈,再加上笔者的平时观察,了解到静宁县仁大中学在地理教育中实施环境的有关基本情况。

一、教师方面

通过对高喜燕、赵安国、郑建明三位地理教师的访谈了解,加上笔者本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笔者也是静宁县仁大中学的地理教师)得知:

(一)教师在环境方面的专业水平不高

在本校,高中地理教师有四位,四人无一人是地理专业毕业。其中,高喜燕老师的专业背景是文秘专业,赵安国老师的专业背景是中文专业,郑建明老师的专业背景是政治专业,只有笔者是环境科学专业。在对教师访谈之后了解到他们对环境知识很缺乏,他们都是文科背景,对许多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太明白,对有些学生提出的环境问题不能够很准确地进行回答,在环境教育方面也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概括和综合,其实自己对许多问题还是很困惑的。

(二)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静宁县是甘肃省有名的教育大县,近几年来本科上线人数都在千人以上,在教育上可谓硕果累累。然而,在这里,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对于学生的升学非常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也正是这个缘故,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转移到学生的升学上面,所以教学工作的重点就转移到应试上了,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就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环境教育本来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素质的提高,而认识上的这种不到位或者说是偏离,使得环境教育在这里不被重视。在访谈中不难发现,本来教师在环境专业知识上很缺乏,然而,他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他们的教学重点在地理课程上,对环境教育很少涉及,只是对课本*现的,非讲授不可的内容进行了讲授,但在这些课程上对学生很少留作业。他们感觉环境教育不太重要,涉及较少,即使遇上环境教育的课题,也就只是做了简单教授。

二、学生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上都存在很多缺陷,具体表现如下:

(一)环境知识掌握不够完整系统

学生的环境知识不全面不系统,表现在:1、概念掌握模糊。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环境知识方面的名词,没有一个是全部学生都了解的。2、知识不全面。如环境教育中常提到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占有水资源的量、我国的森林面积都不知道(不过多数学生还是知道我国和世界的人口数的),表现出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漏洞。

(二)环境问题关注不够全面具体

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全国和全球环境问题认识不全面,另一方面忽视自己家乡的具体环境问题及措施,以及自己生活中的周围环境问题。如同样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学生对水体*染的认识比土地荒漠化的认识差,对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形势和水土流失的认识相对更差。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环境*染很严重,但不知道是那方面严重,更不知道运行在自己身边的环保措施。很少有学生注意到校园或社区这些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有什么环境问题。

(三)环保态度不够积极明朗

面对自己也认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而是找借口,或听之任之,或浅尝辄止。面对有悖环保的行为,不是坚决制止,则是自认为“清白”而满足,或者只是管好自己的事,或者也是听之任之。比如,面对白色*染时,70%的人有借口仍使用塑料袋;面对废旧电池的危害,有76%的置之不理;面对成山堆积的垃圾,除了“无所谓”和“不支持,太麻烦”的人外,还有22%的人“垃圾没分类过,但废旧物尝试过利用”;面对实验室、微机室抽屉满仓的垃圾,有15%和47%的人只不过“难以忍受”和“我不会在那儿留*何垃圾”罢了,只有7%的人“自己不这样做也要制止别人”;在集体活动期间15%的人只愿带走自己的垃圾,不管别人留下的;对实验室、微机室抽屉、地面上的废纸,51%的人只表示自己不会在那儿留*何垃圾。

(四)环保责任感缺乏

学生环保的责任感只停留在口头程度。有82%的人认为环境保护人均有份的同时,只有8%和13%的人“非常愿意”和“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零花钱用于环保。更不用说还有人是自己的钱和家长的钱都不愿多一分用于环境保护。

(五)环保行为上欠自律

很少有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环保行为。调查为避免造纸对环境的巨大压力而节约用纸的行动时,除了“不了解”和“不想了解”的人外,还有75%的人要人提醒才会节约用纸。为环保而减少电池的使用情况,也有44%的人需要老师要求。47%的人维护校园、教室、实验室、微机室的卫生要纪律约束。不管是调查结果还是平时对学生的观察结果,都证明学生环保自律行为缺乏,这说明学生与环境和平相处的能力还有待开发与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在农村中学还没有真正开展开来,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学校教育目标的扭曲,导致教师教学目标的扭曲,最终结果就是教师的不重视。学生的环境意识差,其原因是教师的教育做的不够,还有就是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了学生对环境问题不够敏感。从而环境教育不能积极开展开来。

另外,农村不像城市,各地又有其特殊的环境问题,对于当地特殊的环境问题,教科书里没有,学生就没有在学校学到相关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只有*课程,没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农村环境教育的又一大缺陷。所以各地区和各农村中学建构自己的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振强主编.环境意识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黄天美.浅谈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J].贵州教育,2006,(9).

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篇三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面临日益严重的*染,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和可行的。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环境化学渗透方法

一、中学化学渗透环境化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染问题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家,在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环境*染也日趋严重,严峻的环境危机使我们认识到: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的环保意识。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学科特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新版教材中很多章节涉及环境保护内容,并且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染的成因、危害,特别指出大气*染、水*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写进教材,融入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环境意识,使之了解环境状况,自觉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化学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环境*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中学化学渗透环境化学知识教育的可行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保护环境,从教室、实验室做起,从自己做起。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都存在着“废气、废液、废渣”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好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环境*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近年来化学实验*作考试,实验次数增多,*品用量加大,化学实验要力求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让学生讨论、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过程对人及环境的*染。某些废弃物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变废为宝,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残留物可以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余物还可以用做钾的颜色反应或作为花草树木的优质肥料,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养成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优良品质。微型实验是当前国际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其*作技术是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得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准确的化学信息的一种实验方法。在微型实验中,由于实验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都很少,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染可降到最低程度。微型实验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中的减量原则,即减少*品用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微型实验仪器的制作、环保实验、实验的无害化研究等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改进有*染的实验,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演示有*染物排放实验的规范性。

2.通过多媒体和形象化教学,树立环保意识。

在学习《环境保护》这一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画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水色发黑,河面布满*鱼,赤潮现象,人喝了被*染的水而染上严重的皮肤病……今天,人们疯狂地砍伐森林,肆意采掘地下矿藏,滥施化肥和农*,倾倒有害的工业废水,地球表面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乱开、乱采、森林消失,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施威……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染危及人类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整个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再播放一组画面:*投入资金,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治理后的五岛公园,河水清澈,景色怡人。这时学生们又会在感受美好自然的同时,意识到优美的环境与自己的学习息息相关,愿意认真学习化学知识,将来走出学校利用化学知识多做环保工作。通过以上方式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环保的有关概念,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已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并加强了对环境*染治理重要性的认识。

3.用研究性课题,激发自觉参与意识。

将环保知识渗与课内,寓于课外,从学科课堂教学渗透走向具有更多开放性、问题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这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的更为理想的策略。在教学中适当布置研究性课题,可使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综合分析,加深理解,激发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如探究本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学生写出了《水资源的*染浪费情况》,其中收集了大量资料,调查了许多数据,而且走访了环保部门,探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是何等重要。研究性课题已不再是一种负担,强烈的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每一步的进展都使学生感到兴奋,从而激发了他们在保护环境中的自觉参与意识。

4.举办环保专题,丰富环保知识。

环保专题讲座不仅能增长学生环保知识,而且是进行环保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定期举办“环境与化学”的知识讲座。环保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课本,如结合空气的成分,向学生介绍有关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所起的作用及破坏臭氧层后的危害,从大气质量、饮水质量、工厂排*情况等进行介绍,对本地的一些工厂造成环境*染而进行处罚的案例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展出环境化学科普常识。对于这样的专题讲座,学生都会乐意去听,容易接受。

5.加强化学课外活动。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的提高,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化学课外实践活动和环保知识竞赛、制作化学与环境的知识板报等,让学生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等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中学化学中的环境教学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实际接受能力和当地环境问题的具体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判断和处理*染的能力,对环境保护具有主人翁意识,对主要的环境要素有所了解,具备初步认识和评价环境的能力,为我国的环保教育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夏适怡.从学科渗透走向研究性学习[J].环境教育,2003,36(1):11-12.

[3]张玲.爱护环境系列教育活动从身边小事入手[J].环境教育,2003,36(1)41.

[4]张智峰.浅谈化学研究性学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235(3):20-21.

[5]吴星.化学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6]刘江田.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化学,2006.2.

有关有关中学环境教育教学论文推荐:

1.环境教育论文

2.初中环保教育论文

3.中学环境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4.关于幼儿园环保教育的论文

5.有关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6.浅谈化学教育教学论文

7.有关中学生诚信教育论文

朱伟华的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朱伟华

1983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

199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硕士学位,导师钱理群教授。

2002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戏曲学专业博士毕业,博士学位,导师董健教授。 1971年—1973年:铁道部建厂局二处二队工人

1974年—1976年:贵阳市云岩二中等教师

1977年—1979年: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

1979年—1983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学生

1983年—1989年:贵州省图书馆干部

1989年—199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1992年—1999年:贵州省图书馆干部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师

1999年—2002年: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1999年——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1、主编《*沦陷区文学大系·戏剧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2、《丁西林早期戏剧研究》《文学评论》1993,2期

3、《孔雀东南飞:从古代到现代从诗到剧》《文学评论》2000,6期

4、《〈月夜〉与〈三弦〉》《文学评论》2001(青年学者号)

5、《论悲剧的产生及〈俄狄浦斯王〉的原型意义《文学评论丛刊》5卷1期2002,5

6、《与生命同构的戏剧艺术》《*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1期

7、《试析沦陷区改编剧的盛行》《*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1期

8、《唯美主义剧作〈黑衣人〉解读》《*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期

9、《*话剧史著编撰之回顾与前瞻》《社会科学辑刊》2001,1期

《*社会科学文摘》2001,3期全文转载

10、《抗战时期沦陷区话剧初探》《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8期

《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9期全文转载

11、《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景观》《贵阳师专学报》1997年1期

《人大复印资料》1997年3期全文转载

12、《周萍——来自作家心灵最深处的人物》《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4期

13、《上海剧坛的繁荣景象》《南方文坛》1999年5期.

14、《传统戏曲的现代化途径》《文艺*》2001,3期

15、《欧洲两种戏剧文本形态之比较》《戏剧艺术》2004,2期

16、《解构时代我们如何建构戏剧》《戏剧文学》2004,1期

17、《从阿Q周围的人物谈起—〈阿Q正传结构文体新探〉》《贵州社会科学》2004,4期

18、《*新诗创始期的旧中之新与新中之旧》《贵州社会科学》2002,1期

19、《以“乐景写哀”的乡土小说》《贵州师大学报》2001年4期

20、《进入鲁迅精神后园的路标》《贵州师大学报》2004,6期

21、《欧洲两种戏剧特征普遍性及认识论根源》《弦歌一堂论戏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22、《诗意闪烁的影视画面》《名作欣赏》2005年4期

23、《再谈“两株枣树”》《名作欣赏》2005年4期

24、《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之断想》《山花》1998年2期

25、《一本戏剧通识著作能告诉我们什么》《戏剧艺术》2005年1期 1、主持*社科基金项目(02BZW010)《东西文化背景下的贵州屯堡文化及地戏形态研究》

2、主持贵州省*基金项目《黔中屯堡社区民间文学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

3、贵州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改形势下高等师范教育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对策与设想》

4、*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委托项目《安顺屯堡古代乡村水利工程历史沿革咨询》学术成果奖:

1997贵州省第三次哲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998全国学会论文奖一等奖

2001南京大学光华奖一等奖

2004年贵州省文艺奖(理论)一等奖

2005年贵州省第六次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贵州师范大学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2005年获贵州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2006年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荣誉奖近年学术交流:

2004年4月在厦门大学参加“戏剧戏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2004年9月在山东聊城大学参加“*现代文学研究会青年学者研讨会”;

2004年11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参加“贵州*现当代文学学会学术年会”;

2005年7月在南京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参加“*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8月在贵州安顺参加“贵州屯堡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10月在贵州师范大学主办参加“抗战时期西南后方文学活动与思想文化建设”全国学

术研讨会她和*很多经历过*的人一样,曾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却从未放弃。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她25岁,那一直充满着憧憬和向往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为她的人生宿点建造了第一个驿站。真可谓10年磨一剑,随后的生涯,她从北大到南大,35岁读硕,45岁读博……

她就是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朱伟华教授。

北京—贵州,苦难岁月怎能抵住那熊熊燃烧的求知欲?

1954年,朱伟华出生在首都北京。

1957年,3岁的她被父亲领着、母亲背着,第一次踏上了远行之路,辗转奔波,来到贵州。度过了几载并不快乐的孩提时代后开始上学。朱伟华常说,那时,自己对读书特感兴趣。

上五年级时,朱伟华和当时千千万万的同龄人一样,遭遇了十年动乱,那些端坐教室学习文化知识的记忆,一度只能尘封起来。当时的她甚至连最基本的阅读能力都还待加强。因此,她常常偷着阅读书籍。“不管酷热的夏日,还是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夜,我热得发慌或者冻得直打哆嗦,都坚持过来了。”

那时候,还有很多人把书藏起来读,但查抄的危险常常令人心惊胆战。书籍阅读完后,烧毁,几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然而,这唯一的出路,却成就了朱伟华对所学知识的刻骨铭心。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经过短暂的半工半读的初中生活后,1971年,她成为一名铁路工人。直到今天,她还忘不了那些伴随着雨雪风霜铺设枕木的日子,一次次将手磨破,鲜血涌出,疼痛钻心。朱伟华回忆说:这甚至比后来在工厂打十八磅大铁锤还要苦。

“直到当上学校教员和医院护士。”苦难并没有使朱伟华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反而激发了她对知识殿堂和大学校园生活的向往。在那些个不是很安宁的日子里,她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她说:尽管那时能找到的书籍很少,但还是穷尽一切办法看更多的书。她坚信,机遇总有青睐自己的一天。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1979年,时年25岁的朱伟华一举考取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本科专业。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里,开始自己酝酿已久的解“渴”工程。

北大—南大,几度面对人生抉择却义无返顾回报桑梓!

包括朱伟华自己,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她的求学生涯竟这么巧合,1989年,也就是考取北大后整整10年时,大学毕业后已在贵州省图书馆工作了6年的她再次考取北大中文系硕士,而此后10年,通过潜心钻研,1999年,她成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士生。

“我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都是在*允许年龄的最后一年考取,这预示我干什么都较别人晚了一步,所以我十分珍惜机会,抓紧时间干自己应干和想干的事”。

1989—1992,在北大。朱伟华师从我国现代文学泰斗钱理群先生,成为钱先生的第一批女弟子(两名)之一。3年的勤学苦练,让她拥有了优异的成绩。毕业的时候,就业空间之大却给她带来了烦恼。面对首都很多高校的盛情邀请,她辗转反侧。这时,来自贵州高原腹地的声声呼唤在她的耳畔久久萦回,那些与自己一样对知识同样充满渴求的孩子们的身影浮现出来,一个个端坐在此前自己供职的贵州省图书馆的长方形条几上认真阅读的劲头让她铁定了心。她在心里告诉自己:回去!回贵州去。

放弃了留在北京的绝佳机会,她回到了贵州,回到了那个最平凡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收拾着那些不知被多少人翻阅过多少遍的或薄或厚、或宽或窄的精神粮食。

45岁考取南京大学博士后,朱伟华同样非常幸运,在全国戏剧学权威董健先生的影响和指引下,她对戏剧艺术的研究造诣已非同凡响。朱伟华回忆:临近毕业的那段时间,南大一直挽留我,我当时也明白那是我的最后一次机会了,但生就的贵州情结让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我当时就想,贵州虽不生我,却养育了我。而在南京,我是异乡人。”事实上,朱伟华早已把贵州看作自己的第一故乡,她要回到贵州,以自己所学为振兴贵州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教学—治学,一心向学结出累累硕果,背后是辛勤耕耘。

自北大硕士毕业后,朱伟华一边在图书馆工作,一边在师大做兼职教师。直到1999年才最终得以转入师大,一心从事教学和研究。

作为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朱伟华始终坚持站在教学一线。她认为只有在教学一线,才能产生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但是,长年累月的辛勤教研,让她积劳成疾。

2001年,身患重病的朱伟华在做了手术和全身化疗后,又迅速投入工作,主动承担研究生、本科生及成教生各层次4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硕士生教学中,朱伟华以科研带教学,让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外请著名学者开讲座,将最新的前沿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增强学生实际能力训练。在她主管研究生工作期间,文学院研究生每人平均发表论文1至2篇。2002年文学院硕士毕业生全部考取博士生,2003年也有过半学生考上,为南京大学、*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输送了多名合格博士生。而朱伟华教授则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被福建师范大学聘为兼职博士生导师。

在一心向学,辛勤教学的同时,朱伟华的科研成绩依然硕果累累。她在《文学评论》、《*话剧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在权威和重要核心期刊发表20多篇,不少成果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收入教育部指定的高校重点教材《*现代文学三十年》。曾获全国学会论文一等奖、南京大学光华一等奖等。仅2005年,朱伟华就捧得两个省部级科研一等奖。同年,被授予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北大教我大胆假设,南大教我小心求证”这是朱伟华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教学和治学的原则。这两种优良的传统和互补的学风,不仅使她待人坦诚谦和,对她良好教学风格和独到科研视角的形成也大有裨益。而在学生心目中,她既是学识渊博、严谨治学的学者,又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师长。

朱伟华坦言:北大的创新和人文精神,让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南大的严谨和求实作风,又使我推崇个人道德的完善。换句话说,我的人生,“南”“原”“北”“则”。

郭成的学术论文:

2015年

国外数感研究评析及启示(霍雨佳,郭成,杨新荣)。《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2期。

2014年

工作重塑:获得意义性工作及个人成长的新途径*(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2014,37(1)

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的调查研究(唐海朋,郭成,程平,李振兴)。《教育学报》2014年第2期。

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发展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郭成,唐海鹏,孟晓磊,李振兴)。《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2013年

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人格的关系(赵小云,郭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1卷,第3期。

课堂情境中的合作创造力评估及其困境(王欢,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9期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卢慕雪、郭成)。《心理科学进展》2013(2);

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胡韬,郭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论青少年的学业自我及其教育培养(赵小云,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胡韬,郭成,刘敏),*儿童保健杂志,2013(01);

中学生的学业自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01);

2012年

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刘杨,郭成),*健康教育 2012(10);

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赵小云,郭成),心理研究 2012(05);

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胡韬,李建年,郭成),*学校卫生2012(09);

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双语教育的实践和反思(李艳,伍思翰,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5);

浅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李艳,张虹,伍思翰,郭成,刘衍玲),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5);

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对其心理素质的影响(郭芳,郭成,罗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

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赵占锋,郭倩,马娟,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03);

土家、苗、侗、藏族高中生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 2012(02);

班级团体辅导的应用探析(谷萌,郭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06);

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郭成,阳红),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02);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毛文娟,高淳海,郭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3);

被洞悉错觉的综述研究(毛文娟,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相关研究(李丹萍,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2);

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吴镝,郭成,冉红琼),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tervention programs.(HaoLei,ChengGuo*, YanlingLiu*),Health, V4, N12, 2012.

2011年

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的*(郭成;赵小云;张大均),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

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系(梁丽;方可;周章毅;郭成),*公共卫生 2011(12);

校本研修与教师多元发展赵占锋;马娟;曾蓉;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2);

团辅班会课在中小学的应用探析(伍思翰;李翔;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23);

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特点(王立菲;郭成;冯正直;彭文胜),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22);

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评(魏晓燕;王扬;郭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

*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张虹;秦安兰;郭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感召及其相关研究(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

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彭霞;王鑫强;郭成),*学校卫生 2011(09);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研究展望(周海霞;郭成),比较教育研究 2011(09);

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审美陶冶模式探析(胡韬;郭成),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翔;信忠义;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5);

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于小溪;郭成;杨玉帅),社会心理科学 2011(Z1);

高师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姚翠荣;郭成),*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5);

中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赵丽霞;张大均;郭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01);

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雷燕;高淳海;郭成),滨州学院学报 2011(01);

论语文阅读的内涵与理念(郭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述评(吴岳;郭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2010年

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教育对策(周海霞;郭成),*电力教育 2010(34);

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姚晓琳;刘洪;郭成),*学校卫生 2010(11);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吴明霞;张大均;余林;郭成;陈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学习拖延行为及教育对策(经承凤;郭成),*电力教育 2010(31);

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自主对话教学(高淳海;雷燕;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10);

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赵小云;郭成;谭顶良),心理学探新 2010(05);

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0(09);

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学业自我的影响(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07);

中度抑郁*大学生音乐审美欣赏干预的个案研究(周巧;郭成;张大均),*特殊教育 2010(06);

自我调控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姚晓琳;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青少年情感自主研究综述(何凤雪;青秋蓉;郭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培养策略探析(李方、郭成),《学园》2010.9;

2009年

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王晶;郭成;廖礼惠),上海教育科研 2009(11);

语文阅读学习的价值分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9(11);

中学生负面学业自我概念内涵的探析及研究展望(梁丽;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10);

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易雯静;吴明霞;郭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S1);

青少年学业情绪研究综述(李磊;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

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研究述评(刘青;郭成),宜宾学院学报 2009(04);

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秦攀博;郭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1);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的*(王立菲、郭成、冯正直、杨国渝、刘云波),*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4);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王立菲、郭成、张俐、李敏、冯正直),*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8);

论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评价(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1) pp.36-39;

2008年

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控制研究进展(田莲;郭成),教学与管理 2008(33) pp.5-6;

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现状及启示(秦攀博;郭成),河西学院学报 2008(04) pp.91-94;

独生子女心理研究述评(王立菲;郭成),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7) pp.86-87;

试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干预(赵小云;郭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02) pp.28-32;

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及其走向(梁丽;郭成;张大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pp.77-81;

行为主义在教学情境中的应用(王立菲;郭成;陈建中),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5) pp.50-51;

试论亲子冲突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何晓燕;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pp.9-13;

教师人格研究及其对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启示(边仕英;郭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pp.118-121;

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邓自鑫、郭成、王金花)。《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

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007年

儿童游戏*理论及应用(杨满云;刘衍玲;郭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12) pp.44-47;儿童美育的心理功能(何丽;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pp.15-17;

高中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周仁会;王钢;郭成),*学校卫生2007(09) pp.28-29+31;

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胡韬;郭成),*学校卫生 2007(08) pp.79-80;

论现代学习理论的整合(王海霞;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pp.23-25+34;

中学生学业自我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梁丽;郭成;王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6) pp.59-63;

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杨国愉;龚德英;张大均;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5) pp.87-93;

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其衔接教育(张利;郭成;魏玲;金春寒),*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7) pp.84-86;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田莲;郭成;江洪),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pp.147-151;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教育建议(郭成;郭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2) pp.78-80;

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张大均;王金良;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2) pp.89-93+113;

传销组织精神控制模式探析(汤万杰;郭成),江西*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pp.66-69;

自我设限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郭成;黄爽),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pp.144-148;

2006年

策略性知识的学与教(金春寒;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 pp.11-12+47;

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刘衍玲;张大均;郭成),*特殊教育 2006(09) pp.70-74;

美国高中班级分流与我国教育改革(卿凌;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08) pp.56-58;

国外阅读*的研究及其应用(李谷静;郭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pp.9-14;

高中生师生关系、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何晓燕;张雳;郭成;郭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pp.158-163;

民族心理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刘冬威、郭成、张大均),《上海教育科研》2006,218(1);

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心理科学》2006,29(1);

2005年

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郭成;阴山燕;赵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pp.67-70;

*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郭成、阴山燕、张冀),《心理科学》,2005,28(4);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心理咨询的比较(郭峰,郭成,李西营),《*临床康复》2005,9(32);

高中生应对方式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阴山燕郭成边仕英赵慧),《*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9(5);

美育对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吕新强、郭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8);

2004年

元认知训练对不同认知方式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张大均),《心理科学》,2004;27(2);

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郭成、徐燕刚、张大均),《*教育学刊》,2004.2;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与*作(郭成),《课程·教材·教法》,2004.6;

西方童话与*神话中人物的人格特征研究(杨健、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

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

元认知训练对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英语教学审美化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影响(郭成、梁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女中学生人格特点与教育对策(郭成、陈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0(3);

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吴明霞、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现代教学评价的新拓展(周巧、郭成),教学研究2004(3);

2002年

中学生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2;25(5):520-523;

2001年

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2)75-80

女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与教育对策(陈红、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5)77-81.

2000年

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本文链接:http://www.okyx8.com/html/879577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